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老男人撑起暑期档?

日期:2025-08-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功底,引爆暑期档票房,让人们一次次惊呼: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
记者|陈 冰

  暑期档向来是电影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的暑期档格外热闹,而其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从六旬老汉布拉德·皮特开始,再到陈佩斯、姜文,一群60岁以上的老男人们竟然撑起了暑期档的半边天。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功底,引爆暑期档票房,让人们一次次惊呼: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


暑期第一爽片:

《F1:狂飙飞车》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畅快淋漓的一部爽片了。这大概是很多人看完《F1:狂飙飞车》的第一感受。“万人迷强心针”布拉德·皮特,汉斯·季默的配乐,老派好莱坞的完整叙事以及IMAX 银幕下的精湛工艺,用流行的话说是属于“经济上行期的美”。

  其实剧情比较老套。皮特饰演的桑尼曾是 F1赛场上的传奇车手,巅峰时期风光无限,却因一次严重的事故而遗憾退役。多年后,桑尼早已淡出公众视野,日子过得磕磕绊绊,数度离婚,赌博破产,一度成了开出租车的司机。但他内心对赛车的热爱从未熄灭。当好友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拯救一支负债累累、濒临出售的年轻车队的时候,桑尼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复出。

  显而易见,复出之路并不平坦,他不仅要面对年轻车手的挑战和质疑,还要克服年龄带来的身体限制以及心理阴影。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顽强的意志,不断突破自我,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在赛场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追逐戏码,最终为车队赢得了荣誉,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救赎。

  看完影片还有一个更深的感受,这是一部只有布拉德·皮特才能演的电影——当浪子帅哥背着挎包举手向你快步走来的时候,让你不由得感慨,这该死的性张力怎么能够在60岁老男人身上展现得如此极致?以前只知道他帅,现在才知道他的后劲有多足。大家纷纷惊呼重新爱上这位62岁的大叔,这个夏天的鸡血都是老男人给打的。

  导演一定知道皮特很帅很拉风,所以不惜让他走了两次模特步。有人研究过,他会保持3/4秒的视线停留、营造恰到好处的互动感,随着年纪变大,还刻意放低了步频,看起来更像是从容的老绅士:“我有足够的时间享受这个世界。”

  为了演好赛车手的角色,皮特进行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在影片中亲自完成了许多高难度的赛车动作,展现出惊人的身体素质和敬业精神。事实上,从他1987年出道以来,身材就从来没有掉过线。《末路狂花》里的惊艳亮相,让这部电影的女主演吉娜·戴维斯公开对媒体宣称:“有人提议用替身完成和布拉德的床戏,我说‘你们疯了吗?这可是布拉德·皮特!’——我甚至要求多拍几条。”

  比这更夸张的虎狼之词,很多女明星、女网红都公开表达过。皮特多年蝉联“全球最性感男人”足以说明一切。连女神刘亦菲也毫不犹豫地表示,好莱坞她最迷恋的男明星就是布拉德·皮特。

  皮特的长期健身教练马克(曾训练《特洛伊》全体演员)曾在2020年透露,皮特的体脂率会维持在10—12%。非拍摄期必须回升到10%以上,肌肉好看又不会过分透支健康,这也是他60多岁仍能高强度工作的原因之一。

老当益壮的布拉德·皮特。


  皮特也在媒体采访里分享过自己保持身材的秘诀:“把健身当成刷牙——不需要激情,只需要纪律;我的肌肉不是武器,是退休金。”从《大河恋》里勇敢直率的钓鱼大师保罗,《燃情岁月》里狂放不羁的崔斯坦,到《搏击俱乐部》里率性而为的泰勒,《特洛伊》里的战神阿喀琉斯,再到如今《F1:狂飙飞车》成熟睿智的桑尼,皮特三十年如一日的性张力,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逝,反而有种历久弥新的醇厚感。

  皮特六十载人生,走的是“浪子帅哥”赛道,身上一直有种满不在乎的感觉,实际上他是个非常在乎的人。这种反差感大概也正是他身上最独特的气质:又野又秩序规整。

  作为演员,他不在乎番位大小,不在乎角色类型,只选择自己心仪的角色塑造;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制片人,他充分保证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出品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视剧,如《为奴十二年》《月光男孩》《点球成金》《好莱坞往事》等等。

  大家这么多年都被他的情感八卦给误会了,光鲜酷帅的皮特,内里实际上是一个无比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正如《F1:狂飙飞车》里的一句歌词所言:我曾试图改写人生剧本,却无法从中挣脱,但我保证的一点,就是我和以往一样厉害!


年度最佳讽刺喜剧:《戏台》


  陈佩斯,这位在喜剧领域深耕多年的古稀老将,时隔 32 年重执导筒并亲自出演的《戏台》,无疑是暑期档的一大惊喜。《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讲述了民国初年,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饰)带着一众名角儿来到德祥大戏院演出,却因洪大帅(姜武饰)的意外搅和,使得台前台后乱成一团,各色人等被卷入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之中,为了保住饭碗和小命,从班主到戏院经理、男旦、六姨太等各怀心思,既要哄好大帅“改戏”,又要对得起观众。

上图:陈佩斯时隔多年再战大银幕。


  影片中,陈佩斯的表演老辣且自然,将班主侯喜亭在困境中苦苦支撑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那标志性的喜剧表演风格,夸张却不做作,幽默中带着对生活的洞察,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小人物在乱世的无奈与坚韧。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侯班主趴在祖师爷牌位前告罪:祖师爷对不起,我是为了活命啊……据说拍完这个镜头,陈佩斯老泪纵横,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嘴里反复念叨着:太心酸了,太心酸了。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年的委屈与悲愤。但凡是70、80后,一定会感同身受。

  作为看着陈佩斯喜剧小品长大的一代人,对陈佩斯的喜爱与敬重是绵长的。春晚舞台上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羊肉串》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哪怕放在今天,依然堪称经典。作为著名艺术家陈强之子,陈佩斯很早就接触了电影,父子二人搭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创了“二子”系列喜剧电影:《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等,较早开启市场化商业喜剧的尝试。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陈佩斯后来转战话剧舞台,发挥自己在小品、电影上的经验,在舞台上开辟新天地,从《托儿》到《阳台》《阿斗》,都融入了陈佩斯对于喜剧理论的系统性思考。所谓“喜剧的本质是悲剧”,《戏台》践行的仍然是陈佩斯对于“喜剧本质”的探索——艺术家们在面对创作困境的时候,该如何守住初心和传统,维护尊严。

  《戏台》筹备长达8年之久,其间遭遇多次投资方撤资的困境。资本大佬们普遍不看好“老年人+京剧”的组合,认为“京剧,谁看啊!”,票房注定会扑街。开拍前,最后三个金主也撤资了。陈佩斯不得不抵押房产,儿子也掏出积蓄,老搭档朱时茂更是押上了退休金,影片才得以开工。主演之一的黄渤在签约时直接划掉合同中原定的2000万元固定片酬条款,改为“票房达5亿后再参与分账”的模式。不仅如此,黄渤还自掏腰包150万元购买了道具,并提供自家别墅作为片场。演员尹正、姜武受其影响,也选择零片酬加盟。

  好不容易等着上映了,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延期。因为之前的预售票房非常不理想,院线更是开启了幽灵排片——不是凌晨就是深夜。有院线经理私下劝陈佩斯:“老爷子,带货直播更实际。”

  哪知道,上映一天之后,逆转来了,影片好评如潮,豆瓣评分更是达到了8.0,票房也是一路走高,上映5天内,上座率暴涨600%,院线后台数据显示,甚至有午夜场票瞬间售罄。市场给了更响亮的回应:25—35岁观众占比超50%,成为主力。许多年轻人陪长辈观影后意外入迷:“比那些硬挠咯吱窝的尬笑喜剧强太多了!”

  截至8月2日19时28分,《戏台》票房突破3亿元。面对观众“欠陈佩斯一张电影票”的刷屏表达,71岁的陈佩斯本人也颇为感慨:“这戳到我的伤心处。20多年前,我离开电影时,也有很多观众说出这句话。”而这一次,陈佩斯终于可以松口气,这部投资1亿元的电影,总算能收回本了。从首日预售仅26万元被嘲“不如奶茶店流水”,到总票房强势破亿,这位曾被市场遗忘的喜剧大师,用一场酣畅淋漓的逆袭,给观众带来了这个时代珍贵的礼物。

  从春晚舞台到话剧剧场,从巅峰到低谷,陈佩斯始终拒绝流量、不玩套路,用半生时间证明:真正的喜剧,不是迎合,而是对抗;不是搞笑,而是思考。如今,71岁的陈佩斯站在《戏台》的聚光灯下,接受掌声与争议。那个曾在春晚上用一碗面条改变中国喜剧史的男人,依然用他的方式,书写着艺术的传奇。


爹味最重:《你行!你上!》


  不可否认,姜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电影界极具个性和才华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时隔7年,姜文带着《你行!你上!》强势回归,影片再度引发巨大争议,一部分观众表示影片爹味十足,聒噪难看。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影片隐喻满满,年度最佳。

上图:姜文新片评论两极分化。


  感觉如今评价姜文的电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一旦你指出电影非常难看的时候,就有一大堆人追着对你说,你没看懂,里面隐喻满满。这种解读热,从《太阳照常升起》这部晦涩难懂的电影开始,到《让子弹飞》,再到《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已经成为一种影迷乐此不疲的观影行径,或者说区分同类的通关密语。

  但这部《你行!你上!》真就没什么隐喻,有的只是从头到尾的尴尬,影片以近乎流水账的方式讲述了郎朗父亲郎国任陪伴郎朗成名的过程。62岁的姜文,在影片中聒噪地讲述着自己过往创造的传奇。钢琴神童郎朗不过是一个工具人,成功都是他爹铸就的。

  跟前文所述的两部电影相比,《你行!你上!》散发着油腻的爹味,浮皮潦草的表演,让人们对老男人又有了更具像化的认识,大概这才是真实世界的老男人,皮特的老男人只存在于电影的幻象之中。

  这个暑期档,老男人们重出江湖,有惊喜,也有惊吓。一方面,以皮特为代表的老男人们,通过丰富的表演经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带来了质量上乘的影片。他们所塑造的角色,也更加立体、丰满,让观众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但对于像姜文这样的老男人而言,风格固化,缺乏创新,连最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记者|陈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