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为什么《南京照相馆》领跑2025暑期档?

日期:2025-08-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每一场战争都是全人类的悲剧,我们拍《南京照相馆》,除了让观众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希望激发出一股能量,激发观众化悲愤为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昌盛的勇气。”
记者|金 姬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跌一跤。

  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

  当这首南京人熟悉的童谣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反复出现时,观众们反复落泪,走出电影院时还会不经意地哼唱几句,回味良久,深刻感受到电影里提到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7月25日上映的《南京照相馆》,上映10天票房破15亿元,成为今年暑期档票房最高的电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京照相馆》通过1937年12月一间照相馆里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具象化”又克制地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呈现在观众眼前。正如导演申奥坦言:“我们要展现的不仅是屠杀,更是普通人如何以微光撕裂黑暗。”


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



上图:《南京照相馆》以15亿票房领跑暑期档。


  电影《南京照相馆》放弃宏大叙事,以“吉祥照相馆”为切口,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南京市民面对日军的暴行,守望相助,不顾生命危险冲洗日军屠杀罪证照片,并将其公之于众的感人故事。

  “吉祥照相馆”的原型是位于南京长江路估衣廊附近的“华东照相馆”,但影片中的照相馆取名“吉祥”,位于贡院街。历史上,贡院街是南京夫子庙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虽然只有几百米长,却展现着最南京的市井生活。

  而电影中吉祥照相馆的百姓冒死把日军在南京屠杀的照片罪证送出城的故事,也有历史原型,真实情况更是一波三折——1938年1月,时年15岁的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被底片上触目惊心的暴行画面所震惊,偷偷加洗了30余张照片,精选16张制作成一本相册。

  在日伪统治下,私藏反日物品是要掉脑袋的,但罗瑾仍将这本相册秘密保存了两年多。后来,罗瑾考进了位于毗卢寺内的汪伪政府警卫旅直属通讯队。1941年初,毗卢寺内突查手榴弹事件,为防不测,罗瑾在寺内厕所的墙上掏了个洞,偷偷将相册藏到里面。不料有一天发现相册不翼而飞,惊恐万分的罗瑾只得匆忙逃离南京。

  戏剧性的是,这本承载着民族血泪的相册出现在毗卢寺的草丛中,被罗瑾的通讯队同学吴旋发现。他立即将其藏于贴身衣物中,后来又将相册藏在寺内佛像的腹中。通讯队培训结束后,吴旋先后辗转于电讯团、江南汽车公司等处谋生,将这个相册用报纸层层包裹,放在小箱子里,随身携带,谁都没有告诉。1946年,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征集证据,家住南京四条巷的吴旋毅然向当时的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呈献这本用生命守护的相册。

  1947年2月,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主犯谷寿夫(原日军第六师团长)面对这本相册面色惨白。这些由日军自拍的暴行画面,成为无可辩驳的铁证。3月10日,法庭判决谷寿夫死刑。4月26日,他被押赴雨花台执行枪决。枪响那一刻,吴旋望着天空长舒一口气。

  如今,这本相册被收录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黑白照片虽然已经泛黄褪色,但照片中的暴行依然令人窒息:成堆的尸体横陈废墟,浮尸塞满池塘,日军手提头颅的狞笑,活埋平民的冷酷,凌辱妇女的兽行……每一帧都是血写的罪证。


从Shoot的双重含义到

英文片名的初心


  因拍摄《孤注一掷》而爆红的85后导演申奥,想拍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电影,多年前就埋下伏笔。“我的外公参加过新四军,我从小就听他讲述关于正义与和平的故事。”小时候,拍摄于1987年的老电影《屠城血证》在他心里留下深刻印迹。2023年与电影《志愿军》编剧张珂的一次对话,让这个念头彻底萌芽:“在这个时代再拍一遍。”他们立刻联系南京电影制片厂,买下版权。

  历经一年多剧本打磨,《南京照相馆》里有了揭露血腥暴行的屠杀照,亦有面目可憎的“亲善照”。影片开头,子弹上膛和相机拍照的声画交错出现。申奥说,“射击”和“拍摄”的英语表达相同(都是shoot),通过这层设计,影片让日军暴行的实施和对其暴行的记录相对应,“我们想揭露暴行,也撕下卑劣、伪善的假面,每张记录日军罪行的照片,都是一颗正义的子弹”。

  快门和扳机一闪之间,一座城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定格成了一群普通人的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创作初心直白地呈现在电影的英文片名上“Dead to Rights——铁证如山”。“铁证如山、证据确凿,与电影主题一致。这个英文词组也会给人向死而生、矢志不渝的情绪。”申奥说,历史凭栏处,不仅有一个民族的伤痛,更有振作的力量、对和平的渴望,“每一场战争都是全人类的悲剧,我们拍《南京照相馆》,除了让观众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希望激发出一股能量,激发观众化悲愤为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昌盛的勇气。”

  吾辈自强,是对铭记历史最好的回应。


1:1还原日军蹂躏下的南京城


  熟悉南京的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包括贡院街在内的街道、商铺、汽车、广告海报等,都严格按照历史影像进行了真实还原,这些细节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事实上,这些镜头主要都是在上海松江车墩的上海影视乐园拍摄完成的。为实现《南京照相馆》对历史场景的严谨复原,片方与上影制作共同组建近500人置景团队,耗时3个月,在2.5万平方米空间内,最终将历史档案中的照片与图纸转化为镜头里的真实场景。

  在《南京照相馆》上映的第一天,上海影视乐园也开始向公众开放这一拍摄地——进入现场,一座高约12米、宽约6米、绵延112米的残破城墙将时空拉回1937年的南京。这并非普通布景:置景组专程赴南京城墙实地翻模,以真砖实筑,结合影片,1:1高度复刻被轰炸后的断壁残垣,砖体上甚至镌刻着当年建造时捐赠者的姓名。其他细节同样考究——斑驳的砖面、焦黑的弹孔、坍塌的垛口、坦克碾轧的痕迹,均经道具和特效团队反复验证。

  作为影片核心叙事空间,复原后的“吉祥照相馆”与外部破败街景形成鲜明对比。考虑到游客体验度与安全因素,影片杀青后乐园对该建筑进行专业修复,使其内外景恢复至“战前”相对完好的状态。这座地标建筑,也将作为乐园固定景点长期保留。

  电影置景指导、上海影视乐园首席设计顾问秦枫表示,片中约七成镜头在上海影视乐园里置景拍摄,目前“南京城”内的部分场景,如城墙、吉祥照相馆、邮局等,按20至30年的使用标准建造,可在今后相对长的时间内对外开放。


三个民间彩蛋和

一句临时台词



上图:上海影视乐园复原的吉祥照相馆。


  当《南京照相馆》结束时,大多数观众是含着泪听完片尾曲《永远的微笑》。很多人还在等着彩蛋,却发现这部电影并没有。

  对此,在片中饰演女演员林毓秀的高叶7月28日在上海透露:“路演这么多站,很多人都说我们这部电影没有彩蛋,但其实推开电影院的门,走出影院,看到现在这样繁华的中国,就是这部电影的彩蛋。正是所有朴素、坚韧、勤劳的中国人,创造出了一个这样的新中国。”

  在片中饰演邮差苏柳昌的刘昊然在当天上海媒体见面会上也提到了两个隐含的“彩蛋”——《南京照相馆》上映前一周:他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演员做的工作就是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和自己觉得最精准的表演呈现方式,把作品从文字变到银幕,传递给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这和《南京照相馆》的题材相交映,也是为什么我在文中写到,演员像是‘时代的显影师’。”

  另一个彩蛋是观众看完后发现的“名字梗”:邮差苏柳昌冒充的是吉祥照相馆的学徒陈永泰。“阿昌”“阿泰”寓意着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每个角色的名字在剧本创作时就承载着底色和美好寓意。”刘昊然还提到令他印象深刻的观众的另一种解析,最后从照相馆逃出去的两个人,一个姓金(照相馆老板老金的儿子),一个姓林(高叶饰演的林毓秀),正好是“金陵”的谐音,“寓意着从这片土地上站起来和活着走下去的是我们的人民”。在他看来,这些名字里藏着的希望,是导演在创作初期就赋予角色的深层内涵。

  在上海媒体见面会上,高叶坦言,演到后来自己几乎忘了是在演戏,“就觉得自己是林毓秀”。尤其是在拍摄分别的戏份时,她总会忍不住喊出“一起走,一块走,我们一起走吧”。“特别是老金(王骁饰演的照相馆老板)跟阿昌(刘昊然饰演的邮差)两个人在那儿互相说师傅的那场戏,我当时其实心里面特别痛苦,我喊出了‘一起走’,虽然我知道那个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还是想说出这好像虚无缥缈的一个希望。”导演最终将这句“一起走”保留在影片中,让她十分感激,这既是角色的心声,也是她对那个时代人们朴素愿望的共情。


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

后劲很大


  值得一提的,由于《南京照相馆》题材涉及南京大屠杀这一沉重历史,不少家长陷入纠结,不确定是否该带孩子走进影院。

  针对这样的担忧,主创们在群访中给出了理性而温暖的回应。刘昊然在分享时提到:“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就尽量克制,没有让过于血腥的镜头频繁出现。上映后,看到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来看,也有小学的孩子走进影院,很感动。勇敢的中国观众是敏感的,他们能感受到影片传递的力量。”

  高叶则引用了导演申奥在此前路演中的一句话:“很多过于小的小朋友可能不太适合看这样的电影,但是没有关系,电影已经拍完了,电影就在那里,电影可以等着他们长大。”

  事实上,这个暑期档还有另外两部值得一看的历史题材电影——8月8日上映的《东极岛》和8月15日上映的《山河为证》。

  由管虎导演,朱一龙、吴磊、倪妮主演的《东极岛》,以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为真实蓝本,展现舟山东极岛渔民在日本军队威逼下,奋不顾身营救384名英军战俘的艰难历程。去年方励导演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已经为大家科普了一下这段渐被遗忘的历史,也让观众对《东极岛》十分期待。《山河为证》则是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影片。

  而通过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的电影《731》将于9月18日上映。考虑到今年国庆档还有《用武之地》《惊蛰无声》《志愿军3》《抓特务》《澎湖海战》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影片,今年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后劲很大。

  而《南京照相馆》的口碑票房双丰收,已经开了个好头。记者|金姬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