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浪浪山,冲上二维动画冠军
8月2日首映的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上映13天后,累计票房突破8.079亿元,超过《铃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你的名字。》等3部日本动画,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随后又多日逆跌,于8月18日一举突破10亿元大关!
回想年初《哪吒2之魔童闹海》以159亿元票房登顶三维动画电影全球票房冠军,不由得感叹,今年真是中国动画电影大爆发之年!频出的不单是爆款,也是精品。高的不仅是票房,更是质量。而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接连破纪录,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动画人多元化创作的实力。
我想离开浪浪山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0亿元庆祝海报。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预告片里小猪妖的这一句话,开启了《浪浪山小妖怪》的10亿征途。
当大电影版的故事决定仍然以《西游记》为蓝本时,导演於水就想到,要把四位主角设计成和《西游记》完全相反的样子——齐天大圣孙悟空英武果敢,假冒他的猩猩怪就社恐瑟缩;沙僧台词少没啥存在感,黄鼠狼精就唠唠叨叨话痨个没完……他想让每个观众都能从这些与英雄相对的草根角色中看到自己,英雄可以取经,草根也能修行。
“我们希望做成小孩喜欢看,成人也喜欢看,但是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於水说,“小朋友可能就喜欢里边有趣搞笑的一些角色,一些片段,一些动作戏,成人可能能看到更深层一些的、作者想表达的东西,这也是动画片吸引成人观众的一个重要方式。”
10亿元票房背后,是数千万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他们有的代入了“大公鸡”的角色,身处乙方位置;有的代入了“小猪妖”的角色,梦想走出浪浪山,并且真的出发了;还有的代入了“黄鼠狼精”的角色,从初入职场的絮絮叨叨,变得沉默寡言……
在导演於水看来,《浪浪山小妖怪》里的每个小妖怪,在“取经”路上都有成长:“小猪妖的经历代表了一种常见的成长历程,一开始大家为了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踏上了某段旅程,比如想吃唐僧肉,或者想长生不老;但到最后你会发现,你想要的并不是那个,你树立了新的世界观,有了新的认知,在这个认知下,你觉得以前的目标已经不重要了。那天我们单把黄鼠狼精的这条线剪出来看了一下,觉得他挺悲情的,一开始那么欢乐,话那么多,到最后他的话非常少,但是到最后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修行:他话不多了,开始思考,他不是为了吃唐僧肉才出发的。”
为什么“我想离开浪浪山”这句话好像有一种魔力?导演说,“因为浪浪山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困境,你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会碰到困境”。
电影结尾处,小猪妖发出“大招”,四个寂寂无名的小妖怪合力击败黄眉怪时,导演故意为双方设计了不同的招式——黄眉怪使的是“黑风贯日”“万钧灭顶”“逆者无存”,小妖怪们使的是野猪猩猩黄鼠狼蛤蟆拳……同样也是用精英对比草根,营造出一种矛盾感和喜剧性。
大战过后的结局,让不少观众为之神伤扼腕,又不得不叹服,这确实是最能打动人的收场。於水解释说,自己的许多作品都有悲情的底色:“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性格就是隐忍,为人要温良恭俭让。而不是人物很直接,永远很快乐,最后一定是大团圆结局。”在他看来,虽然小妖怪们未竟取经之愿,但小人物用尽一生之力去对抗那个他们本以为难以匹敌的对手,即便最后被打回原形,也是一种英雄主义,“你看妖怪洞里面,都是一些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妖怪,但其实都是比较水的大狼,这也是一种讽刺——我们年轻人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有勇气去闯出自己的一片未来”。
有版权就是好
许多观众走进影院二刷三刷《浪浪山小妖怪》,一次次发现新的细节,纷纷感慨这部电影真是经得起琢磨。
其实先别说剧情,就是片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牌滚动起来,也够观众0.2倍速好好琢磨一番——1961年的《大闹天宫》,1962年的《没头脑和不高兴》,1979年的《哪吒闹海》,1980年的《雪孩子》,1981年的《九色鹿》,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4年的《黑猫警长》,1986年的《葫芦兄弟》,1987年的《邋遢大王》,1999年的《宝莲灯》,2004年的《大耳朵图图》轮番出场……短短10秒钟时间,几代人的青春正在跃动。
上图:信奉天道酬勤的公鸡画师。
全片最搞笑的大公鸡画师,其实技艺非凡,仔细看,他的落款可是“凤鸣”呢。当师徒四人让他画一张取经图时,凤鸣画师第一回就出手不凡——看过1986版《西游记》的都认出来了,那就是官方认定的取经图哇!但是甲方爸爸并不满意,反复要求“再来一版”,画师为了几两碎米,只好将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花絮放出后,网友定格这一张又一张取经图,开始了考古:这张是1986版,这张是《铁扇公主》版,那张是《猪八戒吃西瓜》版……看到网友们如此有眼力见,主创当然也笑着承认“这就是我们设计的致敬桥段”。
“早期的时候我们研究过《西游记》造型,把查阅到的版本都梳理了一番,选取了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元代瓷枕上的唐僧师徒四人,还有世德堂版的,《铁扇公主》版的,《金猴降妖》版的……《铁扇公主》是我们中国的第一部长片动画电影,这也是一种致敬。其实我们本来还想用《大闹天宫》,但《大闹天宫》里面没有师徒四人,主角是孙悟空。”於水说。而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里的师徒,也被公鸡画师妙笔还原,他越画越放飞,画到后来风格也越来越千变万化,赛博朋克风,毕加索风,型男风都出现了……当然,主角团最后的选择,就是最符合他们自我心理认同的那一版啦!
上图:“公鸡画师”笔下的《猪八戒吃西瓜》版师徒四人。
电影上映后,官方又放出了不少小妖怪们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元老”们的互动小视频:葫芦娃、黑猫警长纷纷登场,引得网友直呼:有版权就是任性!
更有火眼金睛的网友对片中“老和尚”产生了合理怀疑:他会不会就是孙悟空化身来搭救小妖怪的?毕竟那座庙看起来也太像孙悟空变的,就像万籁鸣导演的1961版《大闹天宫》里一样。
据导演於水透露,老和尚曾经有两个版本可选:“一种就是这个老和尚真的很单纯,他是真的相信这四个人就是取经人,因为他一个人坚守着寺庙,出于出家人的善念,真的是善待他们;还有一种选择,就是他笑而不语,他其实早就知道这四个人是怎么回事,他是一种先知的角色,让他们去走上了这条路。”
但无论哪一种,老和尚这个角色,都是取经路上第一个对小妖怪们完全认同的人。至于他是不是孙悟空的化身,观众可以有自己的感受。
於水导演从小就喜欢喜剧,还特别崇拜陈佩斯,所以细心的观众也在电影里发现了陈佩斯老师的痕迹——比如小猪妖对黄鼠狼精说:“你得明白自己的地位,你是配角!”就出自陈佩斯朱时茂创作于1990年的经典小品《主角与配角》。
“蛤蟆精其实原来想设计成乌鸦怪,因为当年短片《小妖怪的夏天》里的乌鸦怪,大家也很喜欢,蛤蟆精的性格其实就是照着乌鸦怪来写的——但为什么没用乌鸦怪,是因为乌鸦怪这个角色他实在不太可能装扮成唐僧的样子,他有翅膀,还有那么长的鸟嘴。”於水设计了好几次造型,达不到唐僧的效果,只好忍痛割爱,把乌鸦怪换成了蛤蟆精。他还透露了一个细节:不但蛤蟆精和小猪妖是发小,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其实也是老相识——所以在末尾四个人分离的时候,最后留下的是黄鼠狼精和猩猩怪,两人面对面,说了一句话。关于这两只小妖怪也是老相识的蛛丝马迹,如果你没有发现,可以再去刷一遍电影看看哦。
为中国动画学派的传承感动
上图:(左)小猪妖。(右)黄鼠狼精。
从《中国奇谭》短片动画集的万人空巷,到如今《浪浪山小妖怪》的打破纪录,不少观众感叹:我们熟悉的那个上美影又回来了!
确实,在这两部动画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靠山”:上美影艺委会。我们80后无比熟悉的《宝莲灯》《金猴降妖》《雪孩子》《哪吒闹海》的主创、原上美影厂长、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常光希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听说小妖怪的故事要从短片发展成大电影时,常老师也不免担心,但他很快发现,团队的创作思路很对:“是小人物的大理想这样一个主题,人物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我觉得这个故事就很能打动人。”
当得知大电影也会采用二维动画制作时,常光希也非常认同:“现在的动画发展当中,使用到三维、AI 等新技术,对于新技术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但是我们还必须要有一个自己民族的风格和创意,二维动画是我们美影厂以前创作的一种常见状态,我们经常会说,二维动画是动画的基础,有了动画基础,你才能发展为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技术。”
电影上映后,常光希和观众坐在同一个影厅里观看了《浪浪山小妖怪》,觉得非常亲切和感动:“非常平实的,朴素的,返璞归真的动画电影手法,我就觉得我们美影厂以前的动画形式又回来了,我为这种动画学派的传承感动。”
除了传承,电影与当下社会密切相连的精神内涵,也让常光希为之称道:“其实在我们以前,比如说《哪吒闹海》《金猴降妖》等片子里面也在创新,也在塑造新的人物,而且也跟当时的时代有关系。美影厂从以前到现在,都提倡寓教于乐、老少咸宜,一直是在走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路。美影厂提倡的‘奇、趣、韵’的艺术风格,和‘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到现在还是坚持着。从今天这部电影里也看得很清楚:人物的压力和释放都非常接地气,我觉得观众会非常受感动。我也是,开心的时候跟大家一起笑,笑了以后我又很感动,这是非常有内涵的片子。”
常光希今年已耄耋高龄,他曾经做过动画导演,也做过美术设计、原画师等,“每做一次都真的很有收获,不但是对影片的一种新贡献,也是自己在影片当中受到的感悟。我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是我还在想,应该活出我自己,真实的自己”。
上图:(左)蛤蟆精。(右)猩猩怪。
向着光,向前冲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7年4月,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首位厂长特伟就曾提出:中国动画需要探民族风格之路。
“所以 68 年以来,上美影的许许多多作品都是遵循着这一条创作理念来坚守的。”上美影艺术总监、《浪浪山小妖怪》艺术顾问速达表示,“不论是剪纸动画,还是水墨动画、二维动画、折纸动画,产出了很多很多的经典。在美术方面也有我们不同的探寻——坚持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所以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也会去对标自己过去的作品,要有新的东西出来,然后再看我们其他的同行,要跟别人不一样,要做出新的超越,一直在形成这样的一种良性竞争。”
在她看来,上美影艺术家们创作的一大特点,就是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中去提取精华,融入当下的理解,把中国的哲思精神融入到作品创作中去,“所以我们不仅在美术上面的呈现是非常美,非常具有中国画特色的,同时也在文化上面达到了一个高度”。
她希望,“大家能够像小猪妖他们的团队一样,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坎,都能提振自己的信心,像小猪妖一样满怀热情,向着光,向前冲,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天真’这个词,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其实是代表了一个最本真的状态,它就是智慧的表现,所以我们要放下自私和贪婪,回到我们的智慧中来”。
《浪浪山小妖怪》热映后,很多观众也发现了其中暗藏的中国传统元素——比如取经四人组加上白龙马的配色,就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五色。负责编剧和角色设计的刘佳说:“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骨子里对中国文化都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它就根植在血脉里。黄鼠狼精是黄色的,蛤蟆精是绿色的,小猪妖是朱红色的,猩猩怪偏黑色,还有一匹白马——这其实不是说我们一开始设计的初衷就要配比上中国的五行五色。有一次在北京的琉璃厂那边,有个展览正好在讲五行和五色的文化,我们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中国的这种五行五色文化放到了我们的角色造型设计里面去,与金木水火土对应,实在是一个巧合。”
但创作团队曾多次探访山西古迹,从中寻找唐代建筑和服饰设计的灵感。电影中的“小雷音寺”,就是团队从山西佛光寺得来的造型。取经四人组的服饰灵感同样需要考古作为依据:“唐朝的帽子其实有很多特点,比如浮头,初唐的时候是用软胶布去做的,越到唐朝的后末期,它就会逐渐垫高,然后变成了一顶真正的帽子。在做村民服饰造型的时候,有个朋友查到了一个资料,他们有一个髌骨带,有点像是护膝一样的,主要是步兵或者货郎,他们在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的时候,用来勒住自己的膝盖,减小摩擦。还有一个有趣的点,就是小猪妖在村里被扒光衣服以后,穿着一条内裤,我们也查找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去发现唐朝内裤到底是什么样。”
上图:《中国奇谭2》即将播出。
如此精细到唐朝一条内裤、一个浮头的创作态度,或许才是《浪浪山小妖怪》能够破纪录的秘密。这般近乎执念的考究,也是上美影人刻在骨血里的匠心。就像电影最后,始终未露真容的孙悟空,却悄然赠予小妖怪们四根救命毫毛——这既是《小妖怪的夏天》里那根救命毫毛的轮回,亦是浪浪山续集宇宙即将展开的弦外之音。而更加震动人心的,是毫毛化作的隐喻——它们就像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传承的火种,轻盈却炽热,注定要烙进每个动画人的掌心。愿这簇火种永不熄灭,照亮每一位动画人的创作远征,愿他们怀揣着这些毫毛,永远无畏地上路,尽情去创作新品与精品。记者|阙政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