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郊外的晚上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80周年纪念到来之际,俄罗斯5月9日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世界瞩目。此前英国在5月8日,也以阅兵按惯例纪念了胜利。欧洲战场同一个纪念变成了两个不同的日子,背后是80年前巴黎郊外的那个晚上,美西方与德国间魅影重重的算计。
1945年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本土时,美西方盟军在“巴黎的后花园”法国兰斯设立了指挥部,这里盛产香槟,距离巴黎只有100多公里。5月5日,已全线溃败的德国,派出海军上将弗里德堡飞往兰斯,试图与盟军进行投降谈判。这个操作十分耐人寻味,苏联红军当时已占领了柏林,德军却舍近求远千里迢迢赶去兰斯。
飞机进入比利时领空后突遭大雨,不得不在布鲁塞尔机场降落,西方盟军为德国人精心准备了吉普车,继续前往兰斯。弗里德堡一行在兰斯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设想:西线德军单独向盟军投降。言下之意,就是东线德军还将与苏军继续作战。在苏联红军已攻占柏林、德国大部分国土已被红军占领时,这个设想近乎于梦呓。
为了让事情看起来比较现实一些,盟军将领们提出,德国投降只可能是东西线同时无条件投降,不可能只有西线投降。5月6日清晨,德军参谋长约德尔大将也千里迢迢赶到兰斯。在盟军的“规劝”下,他同意只可能东西线同时投降,但坚持是向西方盟军投降,拒绝向苏联红军投降。
盟军“笑纳”了德国人的奇怪行为。他们与约德尔打了个配合,“默认”了德国人向盟军投降。在没有与苏联正式沟通的情况下,194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巴黎郊外兰斯的夜色里,盟军与德国签署了德国投降文件。也许是有点心里发虚,身在兰斯的盟军首领艾森豪威尔没有参加仪式,代表盟军签字的是他的参谋长史密斯,还拉了苏方派至盟军总部联络官伊万·苏斯诺帕洛夫少将签字。盟军司令部严令不得外泄当日仪式,但美国战地记者爱德华·肯尼亚还是在次日发布了报道。
消息传出后引发轩然大波。苏联当然大光其火。对欧洲战场胜利作出最大贡献的苏军已占领了柏林,德国人却不远千里跑去巴黎郊外跟美国人勾兑,居心何在?
在苏联强烈要求下,1945年5月9日,在柏林郊外的卡尔斯霍尔斯特,重新举行了战胜国对德国的正式受降仪式。仪式由攻克柏林第一功臣、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盟国各方派出首长级代表,参加了受降仪式,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与之前不同,此次各战胜国签字人,均为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元帅级人物。
以历史的经纬看,德国于1945年5月9日正式向各反法西斯国家投降,是毫无疑义的。但在西方叙事中,那次巴黎郊外的晚上,一次背着苏军魅影重重的勾兑,却成了他们把5月8日作为纪念日的理由。
约德尔的结局,意味深长。作为“巴巴罗萨”计划炮制者之一、杀害苏军被俘政委命令的签发者,约德尔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绞刑,并于1946年10月16日执行。或许是因为巴黎郊外的那个晚上,美西方一直对约德尔挂念有加。6年后在冷战开启之际,美西方控制下的法庭,竟然重新认定约德尔无罪。
或许是有人认为,5月8日那个来之不易的“纪念”,约德尔“功不可没”。作者 朱国顺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