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的“爸爸衫”
6月26日,特朗普官方筹款委员会推出一款“爸爸衫”,图案是现任美国总统头像,下面是五个大写英文字母“DADDY(爸爸)”。T恤有橙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可选,售价35美元。筹款委员会在为此发布的推广邮件中这样写道:“拜登担任总统时,我们在世界舞台上被嘲笑。全世界都欺负我们!但多亏了你们喜欢的总统(我),我们再次赢得了尊重。”
这里的“尊重”,来自于北约秘书长吕特的一声“爸爸”。这个看上去有点玩笑的故事,发生在6月25日。那天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吕特与特朗普会见时说起以伊冲突,特朗普说这很像孩子们在打架。吕特马上凑上去接话说,那时候爸爸就不得不说一些硬话。
分歧在这里出现了。吕特认为,他当时就是这样表述的。但稍后会见记者时,特朗普被问及当时是什么情况时,很开心地说,吕特当时就是叫了他“爸爸”,很开心地叫他“爸爸,你是我的爸爸”,吕特还很享受这样叫。
美国总统的话,当然不能认为不是真的。于是特朗普的粉丝们包括官方筹款委员会也很开心,马上行动起来,加班加点仅用一天就做出了“爸爸衫”,还贴心地分成两种颜色,便于大家选择。
事到如此,吕特有没有叫“爸爸”或者叫了几声“爸爸”,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身为秘书长的吕特所代表的北约,有没有爸爸、有几个爸爸。没有的话,那就是总统的笑话,35美元也太贵;有的话或者有好几个的话,那35美元买得不亏。
北约曾经,好像没有过爸爸。北大西洋风高浪急,二战中以风浪掩护过反法西斯阵营的舰船,给欧洲反纳粹力量送去大量物资。战后美西方搞阵营对抗,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付苏联和东欧,“爸味”是不是很重不清楚,只知道对手的钢铁洪流让北约腿肚子打过好几次颤。但随着华约的消失,北约越来越像个“爸爸”唆使下的“野孩子”,到处寻衅滋事挑起事端,从北大西洋到印度洋、太平洋,一路寻找“打架”或可能“被打”的机会。
苏东剧变华约消失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理由。但北约的“爸爸”显然不愿意轻易抽身,更不愿挥一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离开欧洲,会想1000个办法留在欧洲当稳“爸爸”。特别是当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还搞出了欧元时,“爸爸”的不爽是显而易见的,让北约成为离不开“爸爸”的“野孩子”,才是利益所在。
1999年3月,北约甩开了披在身上的“外套”,以莫须有理由直接对欧洲国家南联盟大打出手,进行持续78天狂轰滥炸。北约不仅把一个欧洲国家炸成遍地废墟,还悍然轰炸中国大使馆,犯下滔天罪行。北约彻底沦为西方政治的打手,越来越在“爸爸”唆使下,从北大西洋远隔万里到太平洋地区滋扰生事,还准备与亚太某些国家联手对付谁谁,根本看不清自身早已弱不禁风的现实,活出了混混二流子模样,是不是“儿子”有没有“爸爸”,难免语无伦次了。
北约所在区域,是世界历史上内乱最惨烈地方。正所谓“凡事皆有因果”吧。北约在做,世界在看,“爸爸”开心。
北约原本是可以没有“爸爸”的,但是它没有珍惜,于是它一次又一次,就有了“爸爸”。
北约有几个“爸爸”?
“爸爸衫”的销量,或许可以参考。作者 朱国顺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