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稀土有益和平
美国洛马公司生产的F-35,经常以“杀人利器”角色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俚称“肥电”的这款家伙,这几年变得步履蹒跚。公开信息显示,洛马F-35年产量已从2022年前160架左右,掉到了如今120架左右,这在美国满世界推销F-35时显得十分反常。
F-35的延缓,在于关键部件关键原料紧缺,不得不放慢了生产速度。西方媒体认为,绊了F-35一腿的就是稀土。
稀土是随着科技进步而闪亮登场的,虽然名字有点“土”,实际上是伴生在矿物及土壤中17种稀有金属的总称。这些稀有物质历史上长期“养在深闺无人知”,但技术进步后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在一些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中加入某些稀土成分,会带来“画龙点睛”式突飞猛进的质量提升,由此成为世界著名“香饽饽”。比如在机械扫描雷达时代,很少有人知道镓这种稀土,但在雷达向相控阵转型迭代中,科学家发现作为常温下电导率、热导率最大的镓,可以让相控阵雷达发挥最大功能,由此相控阵雷达进入黄金时代,镓也身价飙升。
镓的不同化合物的迭代,不断提升着雷达性能。最先采用相控阵雷达的美国F-22,使用砷化镓相控阵雷达后,比机械扫描雷达探测距离成倍增加,功率密度为1-2W/mm,效率约30%。最新一代氮化镓相控阵雷达,再度把性能提到一个新高度,密度可达5W/mm至10W/mm,效率达48%,探测距离可比砷化镓远70%以上。歼-20远超F-22,本质区别之一就在这里。
稀土很重要,却十分难得,它十分稀少地散布在各种矿石中,比如镓在地壳中含量只有0.0015%,往往是提炼中极为稀少地出现的一丁点东西,所以被叫作稀土。中国拥有全世界70%以上的稀土矿藏和90%以上的稀土产能,这个绝对优势基座,来源于最大工业国拥有的最强最全面提炼能力。
稀土可以民用,当然还有军事用途,对稀土严格管理就十分必要。作为热爱和平的负责任大国,中国必然要对稀土进行必要管制。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相继发布《关于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和《关于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自12月1日起实施。在此前中国已对出口稀土必要管制前提下,此次公告明确,凡含有中国原产稀土物项价值占比0.1%的外国制造产品,或使用中国稀土相关技术的境外产品,均可能被纳入出口管制范围。对涉军、涉恐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途严格限制,对一般工业用途、民用科技合作则采取逐案审批。
10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中国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方已就措施可能对产供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并确信相关影响非常有限。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可以获得批准,相关企业无须担心。
管制稀土对世界和平意义重大。一些媒体对某国军用装备的“稀土含量”做过猜测,比如某型飞机需要用到稀土417公斤,某型潜艇需要用到稀土4000多公斤,等等。这些测算可能未必准确,但测算本身,也更加凸显了稀土管制对于世界和平的重大益处。
10月12日晚间,某国领导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们珍视与中国的友谊,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的谈判。
有人说过,最好的资源掌握在热爱和平的中国手中,真是世界之大幸!作者 朱国顺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