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人或者新型的怪物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区分人与怪物,有时候,一群人会把另一群人视为怪物。1290年,国王爱德华一世发布了驱逐法令,宣布所有犹太人都要离开英国。到1859年,达尔文将“怪物”一词用于指那些灭绝物种和突变引起的异常个体。他说,“在很长的时间间隔内,在数百万个人中,某些结构的偏差非常明显,值得被称为怪物”。到二战时期,纳粹通过各种宣传,将残疾人、LGBT(性少数群体)和犹太人定性为“不完全人道的”,有一个小册子叫“亚人类”,把犹太人描述为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特征……在精神和心理尺度上比任何人类都低”。
随着生物技术和工程的进步,人类和怪物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化。在当代,我们要面对新的边界:人类和转基因人类之间,以及人类和机器之间。人类现在可以接受动物的器官移植。这就是古典神话中的嵌合体——同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生物,如牛头怪。在未来,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变人,让人变得更聪明更健壮。技术的进步也消除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物理界限。假肢、心脏起搏器和助听器都在帮助人。
1960年,科学家Manfred E Clynes和Nathan S Kline在《航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建议设计超人或者说叫控制论生物体(也可以理解为机器人),其生理由药物和机械植入物调节,使它们能够在与地球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这样的宇航员可能有一个人工肺,消除了呼吸的需要,或者注射药物让他们处于冬眠状态。机器人宇航员仍然是理论上的,但我们已经在《星际迷航》类电影中看到了这类“怪物”。
现在,我们有了生成性人工智能(genAI),我们看到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时,应该认识到这不仅是一种扩展和增强人类能力的虚拟工具,有些专家担心在最坏的情况下,genAI可能会把一个人变成类似于僵尸的东西:无意识,受到他们无法访问来源的数据集的限制,并受到genAI程序员的选择、偏见和假设的控制。随着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社会将如何应对还有待观察。在一个由大科技公司利益控制的人工智能世界里,寻求保持做人的意义可能是合理的。然而,肯定有许多人愿意把思想或身体与机器融合在一起。
肯定有很多人是乐观的,打破边界,不要“怪物化”,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未来主义的”。这是一种以怪物为中心的伦理:一种接受、欢迎和庆祝人类多样性的伦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是人们的自我意识不被固定在关于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固定想法上,差异和变化扩大了我们的选择和可能性。撰稿 苗炜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