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小饭店
在市井风情的界面,弄堂里的小生意总是令人可亲,皮鞋摊、裁缝店、打针间、烟纸铺……构成了我们的童年记忆,如今在商务区或旅游景区,弄堂饭店则成了都市白领和city walk的加油站。前天中午朋友约我去兴安餐厅吃饭,这半截兴安路在重庆路和雁荡路之间,好比新天地的飞地,不足百米长,小店三四家。一看寒酸的店面,不由得犯嘀咕: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红吗?
进去一看,人头攒动,墙上贴着一张招牌菜单,响油鳝糊卖88元,松子鲈鱼卖88元一条,牛肉爬草头卖58元,酱爆猪肝卖48元,以诚信和坦荡表达了对消费者的诚意。
老板为我们预留了一张圆台,六个人坐定,点了响油鳝糊、牛肉爬草头(我想看看牛肉如何爬到草头上的),还有咸蛋黄排条、炝锅土豆丝、宫保鸡丁、清炒米苋、番茄蛋汤。
这原本是居民住宅的底楼,不足30平方米,摆了六七张台子。后面灶披间不足10平方米,三个厨师忙得头也抬不起来。洗碗阿姨只好在弄堂里操作,一根排气管直冲云霄。这种场景以前在黄河路、进贤路是常见的,对啦,《繁花》为何不到这里来拍实景?
响油鳝糊浓油赤酱风格,香气磅礴。从老板口中得知,他家黄鳝是苏北来的,虽然是养殖的,但生态环境相当优越,当天进货当天用,没有隔夜货。果然外脆里嫩,适当弹牙,这道本帮名馔应有的质感和口感都有了。
宫保鸡丁,小甜小酸小辣滋味,酒饭两宜。牛肉爬草头,一盆菜至少有100克的黄牛肉,切粗丝,蛋清上浆,油锅里滑炒后盖在生煸草头上面,再打一只生鸡蛋。这种路数有点日料的腔调,口感倒相当滑爽,供六个人吃也不显寒酸。我问老板:这盘菜你能赚几钿?
老板笑笑说,现在餐饮行业卷得厉害,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像我们这样的小店,就餐环境不能跟大店名店比,坚持价廉物美才能生存下去。比如响油鳝糊,饭店刚开时卖38元,随着各项成本的提升,每隔六七年调整一次,88元一份已经维持好几年了。有顾客吃得不好意思了,建议我们涨价,再看看吧,不亏就行,再说我们也要靠招牌菜引流的!
咸蛋黄排条是老上海椒盐排骨的变体,同样外脆里嫩,不过我还是喜欢椒盐味道的。花生鸡丁一上来我就笑了,四十年前这是一道人见人爱的名菜,连婚宴上都有它的位置,是一道很亲民的下酒菜。
据说他家的红烧划水和红烧肚当一流,可惜这天欠奉。吃好买单,人均50多一点。希望这样的小饭店多开一点,供需双方要相互理解,彼此关切,以愉快的心情拉动消费,营造一种合作共赢的氛围!撰稿 沈嘉禄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