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与时间打交道的诗人

日期:2025-08-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用二十四年漫长时间完成了两口气,桀骜不驯,豪迈不羁,大唐最硬的脊梁。
撰稿|张佳玮


  中国文化里,不少今昔对比,有人专拿时光作主题。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如此。归有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此,桓温“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如此。

  公元805年,刘禹锡34岁,被贬连州,人还没到,半道上又被加一脚,踹去更远的朗州。一去十年,豪气未泯。十年后回长安,《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我被赶走的这十年里,你们这帮新栽的桃树,长得挺茂盛啊?太豪迈又太傲气了,得罪了权相武元衡。没一个月,谪令又来:朗州不够远了,连州、夔州、和州,一路向南。在和州,地方官故意刁难,半年让刘禹锡搬了三次家。寻常人该崩溃了,刘禹锡傲然起笔,《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就是仙,我就是龙,我德馨!十四年后,他再回长安,当时武元衡已故,玄都观的桃花也都变了菜花。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曾在此赏花的刘郎我又回来了!用二十四年漫长时间完成了两口气,桀骜不驯,豪迈不羁,大唐最硬的脊梁。

  同样是擅长跟时间打交道,杜牧却是另一番光景。杜牧的爷爷是司徒杜佑,杜牧少年写《孙子》注解,献计平虏,23岁他写《阿房宫赋》,乍看很香艳风流,骨子里却想说: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大家都是人,心都一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你喜欢奢华,民众也有家啊?26岁进士及第,也想干大事。但之后不太得志,又逢甘露之变、牛李党争,于是着意写诗。

  他写《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的往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前两句别有妙处:长安锦绣,山顶千门——但结果却是我们都知道的安史之乱。此后的衰败,曾经的繁华。对照之下,荔枝二字,简直刺人。杜牧太聪明了。他要写安史之乱,偏要写尽此前的欢愉:写荔枝,写笑声。

  同样是写前朝美人,杜牧最有趣的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二十八字而已,但“折戟沉沙”成了成语,“东风”和“铜雀春深锁二乔”更被引入《三国演义》,后者成了诸葛亮用来劝周瑜抗曹的理由,前者直接引发“借东风”这个典故。杜牧很擅长在历史中找到美人的命运:杨贵妃、陈叔宝和他的妃子们,以及二乔。

  所以乍看,杜牧是个十年一觉扬州梦、二十四桥明月夜、铜雀春深锁二乔、商女不知亡国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艳诗人。骨子里,他在意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的历史偶然,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激情。撰稿 张佳玮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