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是书,不科幻的是付出
阅读提示:大师的名称也许很炫幻,但是成为大师的方式却从来不科幻。
毛 尖
北京一妙龄女郎曾经非常困扰地向我打听:江晓原先生到底多大年纪?我知道她看不懂的点在哪里,江老师仙风道骨的样子跟张三丰似的,但是他叱咤风云的精气神又跟令狐冲一样。啧啧,这就是江老师特别让朋友圈羡慕的地方,他修炼出两条可以跟女生随便相处的眉毛,然后,他就一劳永逸地躲在眉毛后面挥洒他澎湃的激情、智慧、体力和思想。
其实,本来我也不知道江老师的体力有多好,我们只知道他研究的东西都非常高冷,天文和性学,前者我们没有能力进入,后者我们没有勇气涉足,但是,江老师却施施然同时掌了这两大学科的门。所以,饭桌上偶尔有机会坐在他边上,偶尔再遇到他亲切地不耻下问一句“最近有什么碟可以推荐吗”,我就会马上鲜格格地拼命表现,自以为是地侃上几个最新英剧,当然,在性学大师面前,推荐完毕,谁都会忍不住囊中羞涩追加一句:“不过不厉害的。”每次,江老师都是好脾气地笑笑,莫测高深地笑笑。这莫测的高深,最近我终于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刚刚推出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厚厚五百页,黑色烫金硬面,没见过圣经的人,也会觉得这是圣经的手感。而这本科幻圣经,只是江老师用十年的业余时间看了几千部电影写下的心得。这样的体力,你有吗?
这本《科幻指南》已经清晰地为我们缕析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科幻电影路径和要塞之作。全世界的“科幻电影指南”有成千上万本,但是,你看这本就够了,因为这是江晓原写的,因为他在进入科幻电影世界前,他就有了自己的天体理论和科幻理论,他秒杀影评人的地方在于,他本身就是科幻世界的大BOSS。因此,我们看科幻,是儿童看星空,他是大神看众生,在中国,除了刚刚拿了雨果奖的刘慈欣有可能挑战他的大BOSS位置,我们连江老师在天空云图中的位置都找不到。也因此,这本“指南”远远超出了类型电影研究的范畴,这是一本启示录,它具有寓言的性质。
有时候,大BOSS自己也会得意于他的预言能力。在讲解《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时,他很高兴地引用了自己多年前的一篇文章,文中,“列车”这个隐喻就表达了BOSS对当代科技的一个担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小小的得意,江老师对《雪国列车》的评价有点偏高,这是这本书中,我唯一跟大BOSS有分歧的地方。
我说有分歧,也多少有点抬举自己的意思,实在是,体现在“指南”中的科幻思想史不是我有能力置评的。此书最令人膜拜的地方就是,江老师在文学、电影和科幻史中的自由出入和信手拈来。他分析科幻影史的巅峰之作《黑客帝国》时,上来就说,《黑客》研究路径有三种,而他本人就是“科学思想史派”的开山祖宗。天地良心,我写了二十年影评,看了三十年影评,这样气派的影评,第一次读到。而支撑这个气派的,不是狂,不是傲,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宅男生涯,在书中,我们频频读到这样的句子,“这部电影我看过5遍”,“又看了3遍”,这是任何时代最朴素的方法论,大师也不例外,或者说,这是大师成为大师的起点。前一段,看戴锦华老师的《昨日之岛》,整本书最震撼我的,是戴锦华讲到她的《影片精读》一书时,说“其中每部电影的观看次数超过20次以上,有的多达60至70次”,这个数字把我击倒,大师的名称也许很炫幻,但是成为大师的方式却从来不科幻。戴老师如此,江老师如此。
《科幻指南》中,江老师飞花摘叶,涉及的电影从科幻始祖片到我们的武侠片,他说绝地武士拥有的超能有点像我们的“擒龙功”,一下子简直打通了我的七经六脉,这样的体验真的蛮科幻的。不过,五百页看下来,把江老师的片单和索引一一看完,我深深感叹,科幻是书,不科幻的永远是——付出。这是圣经的方法论,也是科幻电影圣经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