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战争与食物

日期:2025-04-2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战争与食物。食物,主宰了女主一生命运的走向;食物,打通了女儿走进母亲精神世界的通道。
撰稿|康 华

  《她是幸存者》原书名Tastes Like War,taste一词既有“品尝”又有“体验”之意,传神地把本书的主线串了起来:战争与食物。食物,主宰了女主一生命运的走向;食物,打通了女儿走进母亲精神世界的通道。

  战争味道的表达出现在母女间的对话里,当时母亲已精神分裂多年,独居于作者哥嫂为她改造的单间公寓里。母亲几乎不碰奶粉,说受不了它的味道,像战争的味道。表面说的是味道,其实更深层上讲是体验,关于战争的体验。曾经,韩国百姓等待美国的食物支援,没等到稻米和大麦,等到的是无限量供应的奶粉。

  母亲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有孩子均为朝鲜半岛尚属日本殖民地时出生的,一家人生活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的庆尚道,靠近日本,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1945年,日民殖民统治结束,占领者变更了。当时母亲4岁。

  母亲只在人生最后十年的晚餐谈话中,留下成年后的信息碎片,从这些蛛丝马迹中,作者无限接近了母亲。由于战争的破坏性影响,母亲很小就去釜山谋生了,21岁时怀上了作者的哥哥。母亲从未讲过自己的工作,身为女儿的却心怀疑问: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她要成为那些女孩之中的一员吗?

  无论是一开始就有目的,还是被引诱进入,母亲在为平民出身的年轻女性提供的岗位中,终归是放弃工厂,选择了军事基地附近的夜总会,靠着为美军士兵提供“安慰”来养家。

  母亲怀上作者时,是个带着6岁男孩的单身母亲。男孩与作者同母异父。后来母亲带他到了美国。在韩国,唯一比单身母亲受鄙视的是与外国人混一起的女人,母亲两样都占了。1971年,母亲与父亲结婚。“我父母从未谈论过他们是如何及何时相遇的,但从父亲死后留下的战争纪念品来看,我知道他1968年驻扎在越南。到1970年,母亲已经怀上了我,于是决定结婚。”

  母亲作为他者来到了新世界——华盛顿州的奇黑利斯。种族歧视带来的疏离感不可避免。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母亲出现精神分裂症的迹象;作者也曾遭受歧视甚至霸凌,只有一位真正的关系持久的朋友。

  母亲不被看见,但所幸她被女儿看见了。通过食物,作者体味到了母亲的隐痛。泡菜、汉堡与馅饼、蘑菇与黑莓是贯穿母亲一生的三类食物,各有含义,分别指向思乡、在地及孤绝。食物成为母亲存在过的证物,她扛着枪支采摘黑莓,更是她作为外来者必备的冒险精神的明证。读到她对幼年的女儿说“多吃泡菜吧,格蕾丝呀,我们是幸存者。你有能力人手所有的一切”,谁能不泫然欲泣?撰稿|康华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