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封面报道《中国医疗援摩50周年》,其中讲到一个“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摩洛哥女医生Imane40多年前,就出生在中国医疗队驻扎的医院,母...
新民晚报杯,是每一个热爱足球的上海学生难以忘却的青春回忆。2025年,新民晚报杯已走过了40载。 我从小就喜爱足球,读中学时,新民...
这次去了嵩山少林寺,也去了洛阳白马寺。两者距离很近,不过几十公里,其渊源也并非只是后者的方丈新任了前者的住持。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
2025上海书展落下帷幕,1267场读书活动,让上海整一周都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之中,这近乎一种奢侈。 而对很多出版社的编辑来说,这是...
上周《新民周刊》封面标题是三个红色大字“家春秋”,显然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而是工人新村的变迁与荣光。提及变迁,由于篇幅所限,没能深入写一写...
年年看ChinaJoy,今年的ChinaJoy不仅动漫浓度拉满,更与上海15大商圈、主题酒店以及“痛车”“痛船”“痛机”等特色场景深度结合,推出...
从参与报道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到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年的AI大会特别热闹。之前几年加过的AI企业联系人,似乎今年都来了,每个人都...
参与《摇滚往事》这组专题采写,我脑子里第一时间跳出来的是我的大学同学陈松。大学时,陈松是我们中文系的“异类”。他迷上了打鼓,宿舍里总是能看到他手...
上期《新民周刊》做了潮玩话题,从眼下最火的IP——Labubu,写到潮玩的进化史、产业链等。 说实话一直不理解Labubu为何会火...
暑期已至,炎炎盛夏,滚滚热浪却丝毫没有影响申城美术馆、博物馆的观展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顶着高温,大排长龙,只为一睹国宝级艺术珍品。...
国宝级文物——子弹库帛书5月回归祖国,结束了在海外79年漂泊。说到子弹库帛书,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李零,是必须要提及的人物。李零研究子弹库帛书40余...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气氛比往年更热烈——每家展映影院都早早地装点起来,连远在市郊的电影院,也贴心设置了打卡点。电影节的衍生品之多,今年也一时冠绝...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之前,《新民周刊》的相关报道已经启动。拍摄于1947年的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年经上海电影译制厂“经典焕新”,制...
(2025年 第20期) 没见到张伟丽时,我以为她性格会像拳台上一样粗犷。见面后发现“反差萌”,本人真的很可爱。温柔、可爱、害羞,...
“今日是何日?百年五卅,祭英魂!”5月30日下午,我来到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听到同学们表演评弹《五卅英魂传》。黄浦区青少年纪念五卅运动一百周年主...
第一次听说“棍网球”,还是在上个月。当时朋友圈有位上海妈妈发了她家小朋友周末运动的照片,配文“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运动?”。说来汗颜,我是“以图搜图...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这无疑是对博物馆——当下最热门的打卡地最好的诠释。有数据显示,博物馆如今已成不少人旅游必去目的地,且00后同比增长最...
陈逸飞或许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永远绕不开的名字,他已远游整整20年,但无论其作品、经历、话语乃至精神与思想,至今依旧影响着这座城市,接通着海派文化...
假期休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家躺平,放纵睡个懒觉;另一种是去一个远离日常生活轨迹的地方,用全新的体验洗涤陈旧的烦恼,比如去旷野。 ...